English

李宗仁归国前夕

1999-07-23 来源:光明日报 《归根—李宗仁与毛泽东周恩来握手》 陈敦德 著 我有话说

1963年12月中旬,李宗仁来到苏黎世已经好几天了。他名义上是旅游,是探亲,来苏黎世探望郭德洁的一个在这儿开饭馆的堂弟郭德风。夏天的时候,他向美国的移民局提出申请到欧洲探亲,移民局有些犹豫,但又没有理由拒绝,就只好同意了。

实际上,李宗仁是在苏黎世等候程思远从香港过来会面。这次会面,是按周恩来的提议进行的。周恩来希望在他方便时到欧洲走一走,然后,一定要回到美国去。他这次欧洲之行的具体计划,是由上次郭德洁去香港探亲时与程思远商量好的。他到苏黎世之后,住在天堂广场Savoy饭店,俨然像一个旅游者的样子,心里却在盼望程思远早日到来。

圣诞节前的一个星期,程思远飞抵苏黎世。程先生飞来欧洲之前,于1963年11月14日回到北京,向周恩来请示。15日深夜,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程,嘱咐了一番向李宗仁转达的话。周恩来怕程忘记,还要他一再复述。程思远带着周恩来总理的使命,到苏黎世下了飞机,直接乘车到天堂广场Savoy饭店去找李宗仁。两人久别重逢,见面的时候,你望我,我望你,感慨万分,千言万语涌上心头,不知从何说起。程思远觉得眼前的德公,头秃了一些,两鬓皆白,但精神很好;程思远不知说什么,只说道:“德公,你……好吧!我们从香港一别,有整整十四个年头没见面了。”

李宗仁说:“这不终于见了面。想不到是在远离家乡的异国相见。”

他俩即去吃午饭,饭后,两人到圣彼得饭店前面的咖啡馆,在靠街的走廊尽头找到一个僻静的座位,彼此畅谈阔别后的情形。

李宗仁说:“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。到美国十四个年头了!老了!人到晚年,更思念祖国。帝国主义者讽刺中国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,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中国才成了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。如今民族团结,边陲归心;国际地位,与日俱增,这样一个祖国,是值得我们衷心拥护的。想想在我们政权下的糜烂和孱弱,我是服输了。”

程思远说:“周恩来总理嘱咐我向你问候,关于德公回祖国的问题,他有‘四可’的意见,要我转达给你:第一,李先生可以回来在祖国定居;第二,可以回来,也可以再去美国;第三,可以在欧洲暂住一个时期再定行止;第四,回来以后可以再出去,如果还愿意回来,可以再回来。总之,来去自由,不加拘束。周总理还希望你这次务必按时回美国。”

李宗仁听完就说:“我只要‘一可’,回到祖国定居,安度晚年。”

程思远问:“李夫人如何?”

李宗仁说:“还没有同她谈过这个问题。要是她不愿同行,我就一个人先回去。”

12月22日,李宗仁和程思远分了手,各自乘班机离开了苏黎世。程思远回到香港,立即把同李宗仁会见的经过,写信报告了周恩来。

李宗仁回到纽约,下飞机时对亲友们说:

“好险!几乎赶不及回来过圣诞节了!”

关于李宗仁归国之事,李宗仁大儿子李幼邻先生说,在时间上他父亲是在1963年决定了要回国的;当时因为郭德洁还不愿回来,才拖至1965年夏天成行。

李幼邻认为,李宗仁能克服重重障碍回到祖国,应该看到周恩来为争取他回国,倾注了不少心血;还有中间人穿针引线,搭桥传信,特别是程思远先生做了不少工作,起了一定的作用。这些都是客观的条件。最主要的还是李宗仁自己长期以来思想的发展变化。

李幼邻说:“父亲在美国期间,有三件大事使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完全转变了。第一,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显示了力量,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去,使之遭到了历史上最大的败绩。第二,印度军队入侵中国领土,中国军队在反击中把侵略者赶出边界。边界事件的结果,中国释放了对方两万名俘虏,退出了占领的印方入侵前边界以外的全部土地。第三,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。美国、苏联才有原子弹,这两个大国以此称霸,像要平分世界。中国有了原子弹,打破了它们的垄断局面,形成了新的三角平衡。我父亲常慨叹,我们统治国家多年,连一部像样的单车(自行车)都造不出来,我们不得不服输。”

李宗仁归国之前一个月,曾乘车专程到李幼邻家里,向跟幼邻生活的原配夫人李秀文道歉说:“对不起你,这些年来照应不周。”他也向李幼邻道歉说:“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,我们见面太少。现在你在美国成了家,有工作,不能回去了,希望你们都能回国去看看。”

李幼邻也对父亲说:“你在这儿生活没有意思,语言不通,又寂寞,没有朋友,还是回去的好。”

李幼邻先生说:父亲最后死在祖国是一件好事,了却了他的心愿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